在这个信息消费为主导的时代,传统业务也需要通过互联网进行深度整理与蜕变。
近年来,“互联网+黄金珠宝”的金融模式发展迅速,成为传统金融服务的有益补充。
但在国内,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管对象主要是传统金融领域,由于无法涵盖“互联网金融+黄金珠宝”等独特的金融模式,容易引起一定的法律冲突。
小编了解到,目前进入互金行业的黄金珠宝企业在准入标准、运作方式的合法性、交易者的身份认证等方面,尚无详细明确的法律规范。
进入互联网金融的黄金珠宝企业极易游走于法律盲区和监管漏洞之间,进行非法经营,甚至出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等现象。
比如“2017年第一雷”的珠宝e贷的跑路,就给是非不断的“互联网+黄金珠宝”模式敲响了警钟。
珠宝黄金类互金公司现状
在金融服务体系中,房产、车产抵押是十分常见的抵押方式,如需寻找另外一种抵押物作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突破口。
则必须符合能够作为抵押物的产品所具有的三个特性:价格透明、价格稳定、流动性好。黄金珠宝也符合以上三点要求。
目前基于黄金珠宝的互金企业还只是起步阶段,除了传统金店品牌开始做网络销售和预售生息等产品外。
像黄金钱包、金管家等纯粹的各种“宝宝类”互金企业也开始占领市场。互联网三个字让黄金珠宝行业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打造黄金珠宝供应链金融体系
如今,供应链金融概念引人瞩目,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渗透密不可分。黄金珠宝也不例外。
在这个信息消费为主导的时代,传统业务也需要通过互联网进行深度整理与蜕变。
与其他传统行业一样,黄金珠宝行业也在悄然发生触网后的变化,逐渐展现一直被忽视的货币属性。
金融依附于产业,在黄金珠宝产业链系统里面,企业必须根据收益水平和收益率来制定黄金珠宝托管的利率和相关费用。
如果脱离整个供应系统的盈利水平,很容易造成错估而导致企业利息过高的损失,如若想办法弥补,必然会产生风险。
所以,“互联网金融+黄金珠宝”应从一开始就要坚持务实,才能尽可能地避免过度的互联网化、泡沫化。
创新发展的“互联网+黄金珠宝”的发展模式及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将共同打造互联网黄金生态协同发展。
在产业链条上,黄金珠宝品牌商作为产业链核心,可以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发展产业链金融。
为全产业链提供金融支持、贵重商品专属物流等服务,增强上下游融资能力,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效率。
建立并优化黄金珠宝产业链与供应链的完整生态圈,打造拥有买卖投资与佩戴消费为一体的服务平台,从而释放更多的价值空间。
依托大数据实现风险管控
随着黄金珠宝细分平台的跑路事件的上演,也暴露出黄金珠宝行业信用体系的缺失。
信用风险也成为互联网黄金珠宝风险控制中最难解决的问题,进而为征信体系提供服务,是监管层、平台端、投资人都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如何让消费者信任“互联网+黄金珠宝”的模式,也是这个行业必须要解决的核心痛点。互联网金融对黄金珠宝行业来说,也就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革新机会。
小编认为,黄金珠宝业存货价值高、周转慢,业务扩张需要强大的资金实力支撑,产生大量供应链融资需求。
无论是互联网/O2O模式,还是产业供应链金融/P2P模式,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未极行业的成熟和变革,必然伴随企业规范化、财务透明度的提升和洿通环节简化、轻资产化运作及多层次融资手段的探索。
[本文源于每日金融,作者:陈非,转载请注明出处]
拓展阅读: Gemfields首席执行官 :有色宝石行业正在复兴——周长贤
钻石行业日子比较难过,对于有色宝石行业则是很好的机遇
Gemfields是世界顶级有色宝石供应商,已于伦敦证券交易所的另类投资市场上市。
该公司具备专有的分级制度、成熟的拍卖流程和交易平台,致力于为全球下游市场持续提供高质量的有色宝石。
Gemfields是赞比亚Kagem祖母绿露天矿(据悉为世界最大的单一祖母绿矿地)和莫桑比克Montepuez红宝石矿地(全球近期发现的红宝石产地之一)的运营商,并拥有75%的矿地所有权。
此外,该公司持有赞比亚Kariba紫水晶矿50%的股权,并且控股赞比亚、莫桑比克、科伦比亚、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和斯里兰卡多地的各类彩宝矿产,持有勘探执照。
Gemfields首席执行官Ian Harebottle是一位有色宝石行业的资深专家,他不但致力于在有色宝石行业打造前瞻性的新型战略,而且在有色宝石开采及营销方面也具备深厚的实操经验。
在Ian Harebottle看来,现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钻石行业出现下滑,但对于有色宝石行业来说,则是很好的机遇。
《财经天下》周刊=EW
Ian Harebottle=Ian
EW:全球来看,宝石供应链并不稳定,Gemfields如何控制生产节奏?采取了哪些方式影响供应链?
Ian:确实,有色宝石行业供应不太稳定,大规模出货时价格会下跌,然后很长时间没有货,价格又暴涨。
下游的加工商对价格的掌控心里没底,进而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对消费品行业来说,供应的持续性非常重要。我们采取的措施是,首先在科技方面做了很大投入,确保公司能够可持续生产。
我们的红宝石矿至少可以维持生产25年以上,供应稳定。
其次,在全球范围内有新矿勘探的公司,只有我们一家,我们在南美、亚洲、非洲甚至北美等国家都在勘探新矿。
我们下一步会开采哥伦比亚的宝石矿,也已经收到缅甸的邀请,有可能在缅甸也会开一个新的矿。
另外,红宝石6个月拍卖一次,我们至少确保有1年的库存,客户在竞拍时就有信心。
也有投资者抛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放1年的库存,而不是卖掉兑现,给股东分红?我认为这种想法可以说是目光短浅。
EW:有色宝石并不像钻石一样易于分级、定价,Gemfields自建了宝石分级系统,市场接受度如何?
Ian:钻石行业的分级相对比较容易,这主要归功于戴比尔斯公司。这么多年来,它对公众的宣传做得很不错,分级定价已经上了轨道。
但是,有色宝石行业多年来的运作都不太透明,公众的信任度不足。
我们与一些实验室与评估机构一起合作,做了一套分级系统,对经过切割打磨抛光后的产品进行分级。
当然,标准的制定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之后还要对消费者宣传,帮助他们购买时做出正确的决策。
EW:矿产国盛行贿赂腐败现象,对此Gemfields是如何应对的?
Ian:通常来说,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比较容易存在腐败和贿赂的问题,但我觉得其中有一定的偏见,甚至种族歧视。
如果处置不当,贿赂和腐败在世界各地甚至包括一些发达国家都会存在。
宝石尺寸小、价值高,从人的本性来说受到的诱惑更大。
Gemfields的做法是做到两点:诚实、透明。我经常对员工说,无论与政府官员、记者、客户打交道,你就假定在向全世界现场直播。
跟你打交道的客户也好,官员也好,知道你做得很透明,就不容易来钻空子。
只有透明的做法才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对整个行业也树立了典范的作用。
EW:2013年,Gemfields收购了珠宝品牌法贝热(Fabergé),这一收购是基于哪些原因?
Ian:在珠宝的色彩运用方面,做得成功的公司有两家,法贝热与宝格丽。
当初我们收购法贝热出于这样的原因:法贝热历史非常悠久,擅长运用色彩和珐琅技术。
自从戴比尔斯出现之后,钻石在珠宝行业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其实钻石在色彩方面比较单调。
我们希望通过收购法贝热,发挥其艺术创造力,使宝石更有个性和艺术价值,通过对宝石的艺术加工取得更好的利润,进一步推进行业的发展。
EW:当Gemfields有优质的产品出来时,是优先考虑自己的品牌使用还是公开拍卖?
Ian: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作为最大的珠宝原石供应商,我们如果把最好的原料都留给自己,差一点的再拿去拍卖,这不是一个恰当的做法。
我们的做法是一视同仁,按照市场机制来,任何人都没有优先权和优惠。
我们与宝格丽、萧邦都有合作,与卡地亚也正在谈,这些公司参加竞拍拿到原石。
如果法贝热需要的话,可以找他们去买,法贝热也可以参加竞拍。
EW:Gemfields收购法贝热已有3年多,针对这个品牌做了哪些工作,经营现状如何?是否还会再收购其他珠宝品牌?
Ian:我们公司的核心业务是宝石的开采和销售,并不想把法贝热的规模做得很大,也绝对不会和现有客户竞争,也没有进一步收购其他珠宝腕表品牌的想法。
它的发展确实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也不需要做太多投资。其实,收购法贝热之后,公司的业务重点面临两难的境地。
如果再多开门店,就需要更多的钱,但是我们没有必要那样去做。
法贝热将来的发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业务上更加独立的运行。
另外一种可能是在行业内找到更有经验的职业经理人,或者其他合作伙伴,让它实现更好、更大规模的发展。
EW:你如何看待中国市场,进入中国市场存在哪些问题?
Ian:中国市场潜力非常巨大,难以想象。
从中国悠久的历史来看,中国人民都非常喜欢有色宝石。
但由于红宝石进口关税达47%,而且切割工艺落后,中国红宝石行业并没有真正起步。
面临这些困难,我们公司一直在和中国的方方面面公关,与政府部门也在沟通。
我认为这些困难最终还是可以克服的。在障碍排除之后,中国市场发展的潜力无限。
现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钻石零售行业日子比较难过,但对于有色宝石行业则是很好的机遇。
我们会确保零售环节有比较公允的价格,在实现一定经济效益基础上,让消费者能够以相对合理的价格买到物超所值的产品。
EW:Gemfields在财报中提到,要实现“从采矿到市场营销”的全覆盖目标,“不只是生产者,还要做规则制定者”。对这两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Ian:在宝石行业,我们公司重点抓两端,一是开矿,包括勘探和生产,二是市场营销。
我们希望从生产加工到销售,能够做到公开透明。
通过高效生产,在与各个环节合作过程中,为下游和消费者提供稳定的货源,将价格设定在比较合理的范围,减少大幅波动,使行业健康发展。
所以,我们希望Gemfields在市场价格上不做被动的追随者,而是成为价格的主导者或制定者。
我认为,这是社会责任的一个组成部分。
EW:Gemfields存在哪些风险?
Ian:我不觉得这是伤面子的问题,任何公司都面临风险,能够存续下去很重要。
尤其是上市公司,大部分的资金都来自于股东,我们对股东要给予回报。
Gemfields在莫桑比克、赞比亚等国家都有矿,对所在国的国民经济收入非常重要,所以说必须要考虑方方面面的风险。
首先,公司的日常运营存在风险,比如员工操作大型机器设备,可能有安全与健康方面的风险,我们采用了行业里最高的安全和健康标准。
第二,我们很多矿都开在赞比亚和莫桑比克等非洲国家,从历史上来看这些重要资源存在被国家没收的可能性。
我们和当地政府一直保持着密切、良好的沟通,减少国有化或者被没收的风险。
第三,产品的风险,这与消费者需求和世界经济形势有关。
世界经济有波动周期,如果全球所有经济体都陷入大衰退,对行业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目前来看,包括中国、俄罗斯、阿拉伯国家、印度、欧洲、美洲在内,我们在所有的经济体都实现了很好的增长。还有一个风险,可能会面临假冒伪劣。
在人类历史上,宝石是一种最有价值的珍品。
但在过去大概60年左右,有色宝石几乎被人们遗忘,现在又重新回归,人们重拾它的历史价值。
宝石行业正处于历史上一个很好的时期,我最担心的是,工作做得不够好、不到位,这是我在宝石行业这么多年来,认为睡不好觉的最大风险。
EW:Gemfields的护城河在哪里?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Ian:面对竞争对手,我觉得我们的护城河就是公司的文化。Gemfields总共有3000多名员工,他们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
我们最大的核心竞争力是我们的员工,还有宝石。打个比方,我们的每一位员工都是一颗宝石。
EW:目前,Gemfields在市场营销方面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如何应对?
Ian: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宣传方面的困难。我认为最好的宣传工具是历史,充分挖掘宝石的历史底蕴。
目前,我们这方面的工作正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EW:在蓝宝石里,克什米尔蓝宝石很有名,斯里兰卡也有皇家蓝的称谓。红宝石里则有缅甸的鸽血红。你们会为莫桑比克的红宝石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吗?
Ian:我们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莫桑比克生产的红宝石在颜色上与泰国、缅甸的红宝石一样。坦率地说,其实我非常不喜欢鸽血红这个词汇。
与宝石关联的词汇,我们通常会想到浪漫、美丽、激情等等,但是鸽血红里边有个血字,容易与战争、犯罪产生联想。
当然它是历史传承下来的专用术语,但我觉得它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词。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我们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能不能有一个更好的词来命名红宝石的颜色?
只是在这么想,明确的结论或者建议现在还没有出来。
如果Gemfields只考虑自己,格局就比较小,我们要为整个行业考虑,必须要有大的格局。
EW:从物理特性上,缅甸和莫桑比克的红宝石基本上一样,区别在于缅甸的红宝石形成于2500万年前,莫桑比克的红宝石是5亿年前。你认为哪个更有价值?
Ian:我觉得它们的价值都是不可估量和不可限量的,不能单独从历史年代来看。
但是我认为莫桑比克红宝石的价格应该和缅甸的达到一样水平,并不一定说有5亿年的历史价格就一定要定得更高。
EW:珠宝界经常用稀有度来评价宝石的价值。在大众的印象中,缅甸的红宝石比莫桑比克红宝石更加稀有,事实是这样吗?
Ian:我们去看一下钻石,它的稀有度其实远没有红宝石高,但是市场售价差不多是红宝石的10倍。
假如说稀有度是价格的决定因素,那么所有红宝石或者有色宝石的价格应该是钻石的10倍。
稀有度只是价格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实,人们对宝石的认知,对公众的宣传等等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另外,从开采时间来看,缅甸的红宝石生产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莫桑比克才刚刚两三年。
如果按照历史累积的产量,我们也只是初步估计,缅甸红宝石的储量与莫桑比克在伯仲之间。
从工业化生产和商业运营的角度来看,也有区别。
缅甸的红宝石在地层下面很深,开采成本很高。莫桑比克的红宝石埋藏浅,开采很容易。
假如说我们不能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将价格维持在合理水平,缅甸的红宝石就无法实现经济性的可持续开采。
年初我会和缅甸政府部门洽谈,向他们传递一个信息,宣传或者游说一下。
如果不能把红宝石价格提升10倍或者更大幅度,缅甸的红宝石矿就会在地层下边,价值永远无法实现。
[本文源于彩宝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