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仓储协会到海商中心靖海监管仓库进行评审验收。(资料片)
为解决涉海企业融资、销售难题,2016年,荣成市财政局出资2550万元,牵头促动赤山集团、鑫发集团等8家龙头渔业企业集团出资2450万元,成立了全省唯一具有金融属性的大宗海洋商品交易平台——威海国际海洋商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商中心”)。
作为第三方监管机构,海商中心利用物联网技术,整合海带、鱿鱼等优势资源,建设高标准的第三方云仓储监管系统,将监控设备通过云端连接到该系统,对监管库内货物进行实时监管、监控,同时开放手机客户端,为借贷方、仓库方、银行、担保方提供实时监控,实现了多方数据交换、信息沟通和风险可控。目前,已完成45个监管冷库的标准化、信息化改造,可视监管库容5万吨,并成功获批国家担保存货管理一级资质,累计为34家中小企业发放海产品动产质押融资4.8亿元,为荣成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的源头活水。
荣成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威介绍,搭建海商中心交易平台,就是以解决涉海涉渔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靶向”,财政、金融和社会资本三方联动“握指成拳”,通过不断延伸供应链金融服务,打通涉海涉渔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助推荣成市海洋经济产业驶向“深蓝”。
海商中心为企业融资开辟了新渠道,荣成市也出台专项扶持政策,为海商中心开展海产品供应链金融业务“保驾护航”。据了解,荣成市按照海商中心为企业提供融资额的5‰、对租赁监管仓库及物联网信息化改造按费用的50%予以补助,对会员企业在平台交易按交收额予以奖励。同时,荣成市出台招才引智新政策,大力引进供应链金融创新专业人才,先后帮助海商中心引进5名国内名校硕士研究生、金融从业经验丰富的优秀专业人才,并将海商中心60%以上人员用于主攻供应链金融、“线上+线下”推广,融资规模快速增大。荣成市财政局全额保障中心人才引进经费及机构运转经费,并多方协调银行、山东省企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省农担公司”)等机构与海商中心开展业务合作,年内预计新增动产质押融资2亿元以上。